智能電動時代再啟新章?從LOGO演變看奧迪的品牌DNA丁勇岱:對趙雪華一見鐘情,結婚37年無緋聞,如今兒子成了心病
作者:147小編 更新時間:2024-11-08 點擊數:
今年5月,奧迪汽車與上汽集團正式簽訂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協議。雙方基于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數字平臺聯合開發電動車型,此次合作預示著奧迪將在中國市場迎來一個全新的電動化時代。
近期來自海外媒體的爆料,據稱,由奧迪與上汽共同研發、即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的電動車型將不再沿用奧迪“四環”標識,這一傳聞瞬時引發業界猜想不斷。其實,縱觀整個汽車行業以及其它商業領域,品牌標識的演變并非罕見之事,其往往伴隨著品牌的發展升級與市場拓展的步伐。在汽車行業,我們也不乏看到企業新品牌打入細分群體,重塑市場格局的案例。比如奔馳推出的“邁巴赫”,比亞迪推出的“仰望”與“方程豹”,吉利則打造“極氪”,這都是品牌尋求高端和差異化競爭策略的成功實踐。
進一步挖掘奧迪的品牌發展歷史,不難發現,奧迪使用過的品牌標識遠不止于四環,從誕生之初,使用了“Audi”四個字母的標識,其承載著奧迪深厚的品牌基因與愿景。其實自1909年奧迪正式創立以來,其品牌logo的形態已有超過十次以上的蛻變,比較突出不變的一個是四環的圖形,一個是Audi的字母,從中我們也能窺得奧迪在不斷變化的logo背后不變的品牌精神。

百年Audi,始于傾聽
回溯夢開始的地方,1909年,奧古斯特·霍希(August Horch)在離開自己創立的首家汽車公司“霍希汽車”后,轉而投身創辦奧迪汽車公司,就此便正式開啟了奧迪品牌的百年傳奇。創立伊始,在無法繼續使用“Horch”這個名字的情況下,霍希選擇了拉丁文形式“Audi”作為品牌標識。如同“Horch”在德語中的含義,“Audi”在拉丁文中也具有“傾聽”的意思,這個簡單的詞匯,不僅是對創始人個人身份的標識,更寓意著奧迪品牌對消費者需求的傾聽與理解。
自那時起,“Audi”便引領著奧迪品牌不斷前行。
四環聯合,美美與共
1932年,奧迪迎來了品牌歷史上一大里程碑階段——攜手霍希(Horch)、DKW與漫游者(Wanderer)三家德國汽車制造商,共同成立“汽車聯盟”(Auto Union AG)。奧迪的標識也來到了我們較為熟知的“四環”時代,四環緊密相連的設計不僅意味著四家獨立汽車制造商的聯合,更是它們牢不可摧的關系象征,是德國汽車工業高光時刻的見證。
1965年,大眾汽車集團收購了汽車聯盟公司,奧迪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。隨后在1968年推出的王牌產品奧迪100車型,以其卓越品質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,遠超初期設定的10萬輛生產目標,最終銷量高達80萬輛,幫助奧迪在二戰后迅速崛起,步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款經典之作的尾部標識正是采用了標志性的“Audi”車標,進一步鞏固了品牌形象。此外,1978年,奧迪在部分車型側身上大膽采用紅色“Audi”標識,這一創舉不僅彰顯了品牌對運動性能的執著追求,更成為日后奧迪RS系列的設計精髓。時至今日,RS標識已成為速度與激情的代名詞,激勵著無數駕駛愛好者追逐極限,探索未知。

在1995年到2016年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,奧迪品牌的logo以四環與“Audi”字母標識完美結合,攜手并行,穩固地塑造了品牌的視覺形象。紅色的“Audi”代表了品牌的初心與核心基因,四環則寓意著團結與力量的匯聚,兩者相輔相成,共同構筑了奧迪品牌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。直至2016年后,為了更好地迎合數字時代的設計潮流,奧迪才將品牌標識精煉為富有現代感的黑色四環形象。

在當前全球電動化浪潮的洶涌推動下,中國無疑成為了全球最具活力與前瞻性的電動車市場前沿陣地。這里匯聚了世界領先的智能電動車供應鏈資源,有著最愿意嘗鮮的消費群體,他們熱衷于探索與嘗試最新科技帶來的出行變革。在此背景下,奧迪與上汽集團的強強聯合,讓奧迪電動戰略在中國市場的深度扎根,以“中國速度”響應中國消費者對智能純電出行的熱切期待。
盡管近期關于雙方合作電動車車標的討論持續發酵,但正如合作項目CEO 宋斐明先生(Fermín Soneira)所說:“Those cars are going to be Audi and will be called Audi (奧迪永遠會是奧迪,新產品也一定會是奧迪)”。奧迪與上汽合作的全新電動化產品將傳承百年奧迪品牌的獨特基因,并借力上汽的創新勢能,將為中國汽車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。
版權聲明:本篇文章由朝夕友人官網小編編輯,僅限于學習交流,非商業用途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,請在后臺留言聯系小編,將及時更正、刪除。
上一篇:從新加坡旅游品牌演變看文旅產業發展方向 下一篇:搜尋百年西卡的印象——西卡中國30周年之企標演變史杜星霖:與大20歲富豪離婚后,轉頭嫁大31歲的張紀中,我只圖感情
返回上一層
